〔清 明〕清明飄 柳葉新青
我父親長大的地方,也是我奶奶住了大半輩子的家,在成都的窄巷子。就是現在已經規劃成一個旅遊景點的「寬窄巷子」里的那個窄巷子。記得父親跟我說,其實寬巷子比較窄,而窄巷子比較寬。至於為什麼,我忘了,甚至記不起當時有沒有問過為什麼。
奶奶住的屋子,走進那戶大雜院左手邊就是了。屋子外是花台,還有顏色泛著綠的小水溝,進屋的時候記得要稍微抬一下腿,地上鋪的是年代久遠的木板,即使是軟軟的布鞋踩上去,也能聽到聲音的那種。奶奶是個極愛乾淨的女人,雖然都是一個人住,但是家裡收拾的極好,牆上掛著美人或者繁花之類的掛曆,還有一些現在回想起來很復古的擺件兒,微微泛黃,但絕不染塵。閉上眼,我仿佛還能聞到那種有點濕濕潮潮的味道,混著木頭,混著泥土,混著蜂窩煤,甚至混著點院子外那公用廁所飄蕩到空氣中若有若無的味兒。說不上難聞,就是老巷子的味道罷了。這也是奶奶在我記憶中會一直存在的味道,就像電影原聲帶,和畫面一起存在著。
奶奶年輕時候曾在大戶人家當丫鬟,那家的太太不能生養,便借了奶奶的肚腹,為他家生下兩個女兒。既然是借,自然孩子也就成了太太和老爺的孩子。後來,奶奶隻身離開,來到成都,和爺爺又孕育了五個子女。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見過爺爺和奶奶同時出現,兩個人脾氣都很怪,在一起總是吵,於是他們很年輕的時候便已分居。直到我爺爺過世前幾年,想要和奶奶復合,一起過點簡單日子,無奈兒女們怎麼撮合,奶奶也是堅決不同意。就這樣,兩個人在一個城市,各自老去,再無交集。
我有時候想奶奶這一輩子心裏面是不是都存著那位風度翩翩的老爺呢?說不定回憶起來也是一段盪氣迴腸又無可奈何的愛情故事。若寫成書拍成電影,就用那「橘子紅了」的調調好了。
據說爺爺去世的時候,褪下一直戴在無名指上的那隻戒指,囑咐姑媽轉交給奶奶,至於說了些什麼,我不得而知。再後來,過了幾年,奶奶也跟著走了。
—— The end ——
記得以前在家的時候,我和父親都不愛吃苦瓜,母親就會想辦法把苦瓜籽去掉後,還要仔細的把苦瓜裡面那層貼著瓜肉的白瓤掏乾淨,切得極薄,用鹽漬一下,再擠掉被鹽逼出來的苦汁。這樣炒出來的苦瓜,苦味至少降了一半。
苦瓜肉絲最好風味的時候絕對不是剛端上桌那會兒,「趁熱吃」是不適合它的。最好的溫度是在夏夜,十點左右,偷偷舀半碗鍋里剩下米飯,夾上幾筷子苦瓜肉絲蓋在上面,那時候飯菜的熱氣已經完全消散,但又不至於太涼。把就近的飯菜撥弄一下,一口接著一口。由於溫度下降,米飯硬度增加,你便會在咽下之前不自覺的多嚼幾口,這樣一來,就能輕易嘗到麥芽糖,一種甜絲絲的滋味,苦味倒是變得若有若無起來,真香。
苦瓜 1根, 瘦肉 200g, 青椒 100g, 姜 10g, 蒜 10g, 花椒粒 5, 生粉 適量, 食用油 1大匙, 鹽 適量, 雞粉 1小匙, 生抽 1小匙
1備食材:苦瓜,青椒,瘦肉,姜,蒜,花椒粒
2瘦肉切絲,加生粉,拌勻待用;苦瓜去掉內瓤,切薄片,加兩匙鹽,拌勻腌漬約15分鐘;青椒切絲;姜蒜切末 | 瘦肉加生粉腌制後,炒的時候瘦肉外面那層生粉會形成保護膜,這樣肉會比較嫩;重點說下苦瓜,苦瓜裡面那層白色膜是很苦的,如果耐苦性不佳,建議挖乾淨一點,能看到綠色的瓜肉最好,儘可能切薄一點,加鹽之後,苦瓜細胞的水分就會因為細胞內外鈉離子的高低偏差而跑出來,擠出苦汁倒掉之後,別忘了用清水沖洗幾遍苦瓜,多餘的鹽才能被衝掉,要不炒的時候,即使不再加鹽,也肯定會過咸,並且擠干多餘的水分,切記切記。
3鍋內油熱,入姜蒜末,花椒粒,微微炒兩下 | 可以等油熱的時候,把火關掉,倒入姜蒜末,花椒粒,用油溫把作料香味逼出,再開火,放入肉絲就可以了。
4入肉絲,翻炒,肉表面變白,入一匙生抽 | 用生抽,一方面是考慮苦瓜的鹽度可能不足以影響肉絲,同時考慮給肉微微上點色,視覺上看起來比較可口。
5入苦瓜,翻炒,加雞粉,炒勻,入青椒,待青椒變軟,即可起鍋 | 若時間過長,苦瓜變成黃黃軟軟的樣子,那絕對是沒法吃的。
6裝盤,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