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飲食文化,講究天人合一,講究調和鼎鼐,講究色、香、味、形。食以味為先,即使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時期,在農作物較為貧瘠的地帶,國人對於美味的追求依然是孜孜不倦的,初級復合型經濟形態下,留戀原汁原味,素來都是烹煮食物中的味之靈魂。
在追求食物原始味道的同時,又可以將蒸煮技術及古老炊具運用到極致的,就不得不說起雲南美味-----汽鍋雞,事實證明,在過橋米線以外,再一次將滇文化和食文化結合起來,且還端上了國宴餐桌的菜品,便非它莫屬了。
汽鍋雞,存雞之本味,就要用建水紫陶,其器色如銅、音如磐。選剛剛宰殺過的閹雞,入三七,宣威火腿等料作,熬煮數小時高湯,在水火交攻下,待高湯化為蒸汽,通過陶管道的蒸騰進鍋,再液化為湯汁,反覆循環直至肉扒骨離,其色明如鏡,清如水,方才可入席。
藥療不如食補,各類菌子成為湯品首選,在傳統汽鍋雞之上,將虎掌菌,牛肝菌,松茸,林芝,當歸,黨參,金華火瞳骨,龍骨,牛骨入深鍋,加入足量清水熬制高湯。待高湯形成,汽鍋內入鮮雞,火瞳,蟲草花,天麻,配以羊肚菌,竹蓀,松茸,猴頭菇,置於高湯之上,中火煨制,最終成就一品清亮原湯。
鮮嫩仔雞 半隻或一隻,根據汽鍋大小決定, 高湯 一個大深鍋, 火瞳 適量, 蟲草花 適量, 天麻 適量, 羊肚菌 4~5顆, 竹蓀 2~3根, 松茸 8片, 猴頭菇 1顆, 老薑 2片足矣
1囉嗦兩句: 此湯其實毫無難度,貴就貴在新鮮的食材,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以及煤氣T_T~~
2仔雞剁小塊,洗乾淨,圍在汽鍋周邊,依次排上火瞳、羊肚菌、松茸、猴頭菇、老薑。後置於深鍋之上。
3中小火,可用紗布將兩鍋連接處圍繞,避免蒸汽更多的外泄。
4當汽鍋內湯沒過仔雞時,放入天麻、蟲草花和竹蓀。
5整個過程根據汽鍋大小決定時間,我用的是6人份大小的汽鍋,耗時6~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