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 高筋面粉: 350克, 酵母: 5克, 奶粉: 10克, 糖: 25克, 鸡蛋: 30克 或小个1个, 水: 150+25克, 材料二: , 黄油: 30克, 盐: 3克
1 首先,材料一中剩余25克水以外全部投入厨师机,开启低速搅拌至没有干粉,再开启高速揉至形成粗膜。 剩余的25克水在揉面的过程中慢慢添加。加水需要看面团的状态,慢速搅拌阶段如果粉偏干,较难成团则需要加水,刚开始成团时面团状态是粗糙偏黄的,抱团很紧,手感也较硬,此时如果太硬挺说明面团含水量不够,较难揉起来,需要加水,但加水时必须分次少量加,直至面团达到足够的含水量,以免一次加得太多。 面粉的吸水性都不一样,这25克水不一定要加完,有时也或许并不够,如果换成牛奶、椰浆等其它较稠的液体水量就需要增加,秋冬季节也需要比春夏季节添加略多的水量,所以说含水量并不容易掌握,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逐渐感受。 面团开始出膜时最明显的是色泽开始趋白,从僵硬开始变得柔软起来,粗膜状态这些变化就可以发现,但变化还不是非常明显,膜的状态为多层,较厚。
2 粗膜状态后加入材料二,室温软化的黄油和盐,中速搅拌后再高速揉至能拉出单层的薄膜,这个状态做大部分的花色面包、吐司都可以了,但如果需要做组织非常绵软,拉丝效果明显的吐司则还需要揉一下。 可以观察下面团此时的状态,发白、揉软,可以挂在搅拌棒上,捧起来时感觉往下掉,但并不粘手,所以我称作扶不起的面团。
3 高速再揉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完美的手套膜。试膜也是有技巧的,从面团上摘一块,不要太小,用手稍搓光滑,然后两手的手指配合一点点推出薄膜。
4 如果是做中种:将配方中的粉和水分成7:3的两份,7成用量的粉和水提前一天制作中种(即高粉240克、水122克、酵母2克),一次性简单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稍拍扁,使用容器保鲜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17小时后体积变大2倍取出,撕成小块投入厨师机,再使用剩余配方按以上材料一、材料二的顺序揉面。 冷藏前拍扁是为了面团降温均匀,种面团发酵也均匀,取出后无需回温即可开始后续揉面程序。 关于冷藏时间,17小时是个经典的时间,实际受环境和面团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精准,观察面团体积膨胀合理,内部组织气孔密集,面团气味没有变化,17小时左右都是可以的。冷藏超过24小时后的长时间发酵则种面会带有酒味,面包成品会呈现老面的风味,但不宜超过三天。
5 出膜面团的状态:怎样折叠整形都呈现光泽并不会粗糙的扶不起的面团。
6 抓起面团时并不能保持面团的整形状态,手感柔软。
7 含水量的测试:放开面团,会贴着手慢慢撕落下来,但并不会粘在手上。
8 面团分割后滚圆的手法:握球的方法,掌根着力贴着台面,手指不要太用力,快速划圈滚圆面团,同时注意排气,较大的面团可以用两只手握起同样的姿势一起滚。滚圆后的面团表面光亮,有小气泡,收紧挺立,收口向下。
9 如果需要添加其他色粉,如抹茶粉、可可粉、竹碳粉、红曲粉、水果粉等做拼色的面包,也可以在此时分割面团的阶段加入,将色粉揉均匀,然后一起滚圆,松弛醒发。
10 醒发松弛时盖什么:还是建议盖保鲜膜,保湿和密封的效果比较好,湿布是不建议的,因为此时面团的状态是最好的,湿布会改变面团的湿度。 充分醒发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影响后期整形的效果和成品的柔软度以及弹性。 室温醒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8-30度,放置容器内,覆盖保鲜膜,一般观察体积膨胀到两倍大。面包的最后一次醒发在醒发箱内设置温度35度,适度65度,醒发25分钟,或者利用烤箱设置35度,烤箱底部放置一盘热水增加适度。一般甜软面包最后一次醒发时间注意控制在60分钟内,否则容易影响口感。 醒发完成后就可以整形做面包了,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如果需要用手粉来润滑,也尽量控制用量,一般只需手指捏一小撮撒一下,干粉过多会造成面团回缩严重。
1、配方是一个最基本的用料方法,可以用来整形做很多花色面包的底胚,这个用量正好是一个450克吐司,也可以用来制作基础款的吐司。 2、这是一个通常的揉面程序,如果做中种或者汤种,揉面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揉到什么样的程度要根据成品需要判断掌握。 3、个人建议不要过于追求手套膜,揉面过度,面筋过于松弛面包的口感反而并不好,会显得太过松软,没有嚼劲,成品造型软塌也不会漂亮,比较完美的面筋扩展在8分左右,当然这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我也还做的并不好。